泰昆种养循环生态项目,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这里,我想说一句肺腑之言,泰裕种猪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模式,既能解决猪场液肥排放,又可以给我们增产增收,减少化肥使用量。液肥还田技术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芳草湖农场的种植大户在现场会上激动不已。

4月14日,兵团第六师组织各团场干部160余人,在芳草湖14连泰裕种猪场种养结合合作户的泵站召开了“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项目现场会”。此次会议由兵团第六师王永信副师长主持,六师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卿及分管领导、芳草湖总场党委及农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六师其它团场相关领导共同参加。

在现场会上大家详细了解到关于六师的百亿生猪集群规划、种养结合可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同时对泰昆生猪养殖利用“干湿分离+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粪肥做了充分的了解和详细的调研,猪场车间排放的粪尿利用先进的固液分离设备,有效的分离了干粪和湿粪,干粪输送至防渗堆棚进行好氧连续式生物堆肥发酵,发酵周期约200天,综合利用于果树种植、园林种植、农场还田;而分离后的液态粪肥则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封闭的黑膜池,在黑膜池内添加菌种进行活化发酵,检测达到标准后与水按照科学的搭配比例进行还田使用。
猪产业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探索种养结合可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2018年逐步形成成熟的模式,即达到标准后的粪肥通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首部或沟渠,与水勾兑后沉淀过滤排放至农田,2019年之后逐步在第六师、第一师和昌吉园区推广,目前由公司投资建设的粪肥排放管道接近30公里,通过不断尝试和与专家进行论证,确定粪肥与清水的合适比例,最终确定在1:8-10的比例是对植物的生长和效益提升最合适,也为猪产业未来新建猪场匹配种植还田用地提供了数据和依据。
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利用,不仅为种植户创造了经济效益,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农户收益,粪肥按标准还田后,除了能有效降低水资源费用及化肥的使用(100多元/亩),同时,棉花亩产提高20-40多KG/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模式得以沉淀和推广,合作的种植大户均高度认可,且有更多的农户有使用意向。

在现场会上,泰昆猪产业事业部副总经理肖非就泰昆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赵卿副局长对六师2022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项目实施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3年项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王永信副师长对项目工作做了点评和要求。
2022年,猪产业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师团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泰昆猪产业事业部圆满完成了粪肥消纳还田近4万亩;谱盛合作社、泰裕种猪场泵站及地下管网至农场首部全部铺设完毕;福莱合作社、利森合作社、森谱农牧等场区升级了无害化车间并规划更换了高效智能化固液分离机;103团泰昆农牧、森谱农牧、105团枣园农牧等场区完成了防渗堆棚、黑膜池覆膜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更换,全年在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项目上总投资871.5万元。

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是在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出的种养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使养殖场的养殖环境得以改善,养殖粪肥及时还田,解决了过去乱堆、乱排、乱放的难题,提升了人居环境;同时还田后的粪肥能够是耕地质量得到提高,活化土壤,培肥地力,降解土壤中有害残留物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解除板结,有效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此次现场会,所有参会人员充分理解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项目的重要意义及项目产生的价值,也为泰昆猪产业绿色养殖指明了方向。

泰昆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双赢乃至多赢是企业发展的初心,本次现场会为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工作开了好头,奠定了坚实基础,泰昆猪产业在帮助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大力推动“农畜一体、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